有技术但没算力,怎么办?“沪小科” 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找来四方对话破局

专利申报被驳回后申报材料该怎么优化?企业除了税收优惠还能享受那哪些优惠政策?公司有技术但没有算力和数据时如何破局?
9月29日,由上海市科技创新服务党建联建办公室、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联合主办的 “惠・科企 创・尖兵 ——‘沪小科’科技志愿服务五角场专场暨四方对话沙龙” 活动,在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成功举办。活动汇聚政、事、企、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为科技企业搭建起政策沟通与志愿服务的高效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的核心环节 “四方对话沙龙” 成为一大亮点。

政策制定方(市科委相关处室、市知识产权局、区科委等)、政策执行方(党建联建单位)、企业服务方(孵化载体、银行、协会、专商所等)、政策需求方(科技企业代表)四方代表围坐一堂,围绕 “为国担当,惠企助企” 的志愿服务口号,以 “打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培育本土科技领军企业” 为总目标,展开高效沟通与深度交流。

各方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了在支持科技企业发展、优化科创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思考与做法,同时坦诚探讨了当前工作中面临的难点与堵点。

活动中,政策制定方解读了最新科创扶持政策的设计初衷与落地方向,政策执行方分享了政策推进过程中的经验与挑战,企业服务方提出了服务科技企业过程中遇到的需求痛点,政策享受方则结合自身发展诉求,对政策优化与服务升级提出了具体建议。

整场沙龙群策群智、畅所欲言,不同视角的观点碰撞为破解科创领域发展难题提供了多元思路,主持人通过精准引导与及时归纳总结,有效凝聚了交流成果,为后续工作推进提供了重要参考。

上海基立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志军分享了企业在技术落地中的算力困境:“我们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领域有不错的底层技术,但做国产化适配时,想找到相关适配卡资源很难,买一张卡要五六十万,远超单个项目预算,云服务也很难找到适配资源。”

针对这一情况,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副主任黄鹏给出解决建议:“科技型中小企业可申领30万元的创新券,向相关企业采购算力,在额度内政府补贴后企业仅需承担一半费用,助力解决算力难题。”

记者注意到,除了基立讯,有多家企业也存在类似的困惑。

针对这一情况,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副主任言挺表示:“算力和数据需求是不少科技型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对于公共算力的布局以及公共数据的运用方面,我市有关部门和机构已经建设部署了了一批平台机构。今天收集到企业的反馈意见我们会也形成问题清单,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后续推进。”


与此同时,“志愿服务专场(现场政策咨询)” 同步开展,成为服务科技企业的 “暖心窗口”。活动现场设置多个政策讲解摊位,来自各党建联建成员单位的 “沪小科” 志愿者们凭借专业知识,为到场科技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政策咨询服务,针对企业关心的科创补贴、知识产权保护、项目申报等问题逐一答疑解惑,确保企业准确理解政策、高效运用政策。

此外,活动还特别增设企业人员出海APEC卡办理咨询服务,精准对接科技企业 “走出去” 的实际需求,得到了企业代表的广泛好评。某科技企业负责人表示:“这次活动太实用了,不仅通过四方对话了解到政策背后的逻辑,还在咨询摊位上解决了公司 APEC 卡办理的疑问,真正感受到了‘科技服务零距离’的温暖。”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王海春表示,作为 2025 年度党建联建轮值单位,举办此次活动是践行 “党建引领聚合力 科技服务零距离” 宗旨的具体实践。未来,将继续联合党建联建成员单位持续深化 “沪小科” 党建品牌建设,通过更多形式多样、内容务实的活动,畅通政策沟通渠道、提升科技服务效能。

本次活动得到了市科技两委的指导支持,作为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担任 2025 年度党建联建轮值单位期间的重要举措,活动聚焦各方在科创领域的思路举措与工作实践,吸引了市科技两委领导、相关处室负责人、市知识产权局、市科技创新服务党建联建单位负责人及 “沪小科” 科技服务志愿者,各孵化器、科技园区负责人,银行、促进会、协会、专商所等企业服务代表,以及各科技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等多方人员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