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香港国际创科展:低空经济成关注焦点

“这个比赛让我们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一个产品,这为城市数据的智能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未来城市的答案,正在这里加速孵化。”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赖钟羽这样评价去年的“数据要素x沪港合作开放数据竞赛”。

4月13日至16日,由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和香港贸发局共同主办的第三届香港国际创科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本届展会聚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前沿领域,其中低空经济成为最受关注的板块。展会同期,“数据要素x沪港合作开放数据竞赛2025”正式启动。

新技术提供多场景解决方案

科创展上展示了多个无人机和空中汽车等低空经济方案

在展会现场,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展示的“送药无人机”引发关注。该无人机通过高精度导航技术,可在复杂城市环境中实现紧急药物配送,定位误差小于10厘米,避开交通拥堵快速抵达目标。

香港科技园公司率16家本地创科企业参展,绿创能源的“水动力智能回收系统”将供水设施动能转化为绿色电力,结合AI水质监测技术,推动可持续科技应用。

香港特区政府数字政策办公室设立的“智慧香港展馆”,展出超百项民生科技,涵盖了20个政府部门的创新方案——建筑署的“爬壁机器人”可在粗糙或玻璃表面灵活运动,高效检测高楼外墙安全,替代人工高空作业;渠务署的“不倒翁”机器人突破地下隧道检测限制,提升城市基建维护效率。展馆还集中呈现多个创科大赛获奖作品,展现数据驱动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潜力。

内地企业同样表现亮眼:上海御风未来的救灾无人机已参与多地暴雨灾害救援;四川沃飞长空的电动空中汽车则展示未来空中交通的可能性;广东展团的高擎机电带来一款仅重10公斤的人型机器人,可完成步行、跳跃及越障等动作,目前已应用于高校编程教学与科研场景。

沪港合作促进数字经济协同发展

本届创科展期间,上海市政府港澳办与香港贸发局共同主办“沪港创新科技合作交流会”,20余家上海企业与10余家香港企业、大学、科研机构进行了深入的对接,挖掘合作机遇。

沪港两地企业在沪港创新科技合作交流会上交流

交流会上,香港贸发局上海代表王颖蓓表示,香港贸发局十分乐意为沪港两地企业搭建平台,在技术联合创新、市场拓展、资本对接、专业服务等方面促成诸多合作可能。

展会同期,“数据要素x沪港合作开放数据竞赛2025”正式启动。今年竞赛以“双城数据、共建产业平台”为主题,依托香港、上海两地的开放数据平台,结合新能源汽车、商业数据等资源,在智慧出行、生活、环境与经济四大领域,设置了12个细分赛道。

据了解,参赛团队可于5月15日前报名,入围者将接受导师培训并竞逐8月上海决赛资格,优胜项目有望亮相国家数据局大赛及亚太资讯科技大奖。

香港特区数字政策专员黄志光表示,香港与上海各具优势、各有所长,强强联手定能为国家的创科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上海市数据局局长邵军表示,期待沪港开放数据大赛的成果进一步落地转化,推动沪港两地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共同发展。